山東省濟南市商河縣白橋鎮是國家級農業產業強鎮,大蒜種植面積7萬畝,年產大蒜10萬噸、蒜薹5萬噸。近年來,白橋鎮依托濟南大蒜產業新舊動能轉換示范園,往日“靠天吃飯”的村子如今已經變成當地鄉村振興的“排頭兵”。
“這是射陽蒜薹,成熟時間早,產量大、售價高,一畝地打了將近2000斤,價格也達到了5元一斤。”白橋鎮大蒜種植戶李大哥介紹,目前他承包的大蒜地有15畝,年收入15萬元左右。
幾年前,隨著大蒜產業規模逐漸擴大,白橋鎮依托濟南大蒜產業新舊動能轉換示范園,建起了10個高標準大蒜深加工企業和有機肥、蒜皮加工車間,大大小小冷庫45處。
“今年的蒜薹質量歷年來最好,收購價格也是歷年來最高,5月上旬的收購價格達到了4.8元一斤。”據園區負責人介紹,蒜薹需要在零下1℃左右的環境里進行儲存,僅靠制冷不行,還需要搭配保鮮方案,比如扎袋控制蒜薹的“呼吸”,使其處于“昏迷”狀態,才能保持其鮮度。
為保障濟南大蒜產業新舊動能轉換示范園用電需求,國網濟南供電公司加大電網投資力度,推出“精致服務”模式,為客戶組建專屬“電小二”服務團隊。比如,在大蒜種植、灌溉、收割、加工等重要時間節點開展上門“問診”、田間“精檢”服務,為大蒜生產企業開通辦電綠色通道,開展“一企一檔”個性化服務等。通過切實保障大蒜產業鏈電力充足,推動商河大蒜產業鏈發展,助力鄉村振興,帶動農民增收。
作為白橋鎮大蒜龍頭企業的濟南恒鑫源農副產品有限公司,不斷拉長大蒜產業鏈條、增加農產品附加值,帶動白橋鎮大蒜產業發展,年產大蒜粉3500噸。
大大小小的蒜片加工廠如雨后春筍般在白橋鎮迅速發展壯大。“大蒜加工成蒜片后,常溫下能存儲兩年,老百姓可以選擇在低價時存儲,高價時再出售,效益更高。”濟南恒鑫源農副產品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孝華說。大蒜加工、儲存產業鏈電氣化程度逐年提升,目前商河縣的高檔大蒜產品已遠銷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。
聲明:以上文章來源于新華網,如涉版權,請通知0537-3163971刪除。
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